11月18日,中輕集團董事長張萬順在京會見了來訪的格魯吉亞駐華大使阿爾赤•卡嵐第亞一行,雙方就加強格魯吉亞葡萄酒在華的推廣銷售和市場開拓等事宜深入交換了意見。格魯吉亞駐華大使館公使大衛•彼皮那什維利,中輕集團總會計師段趙清、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食品院)總經理董建輝、保利酒業董事長李春等參加會見。
張萬順對阿爾赤·卡嵐第亞的來訪表示歡迎。他說,格魯吉亞擁有漫長的葡萄酒釀造歷史和深厚的葡萄酒文化,是國際公認的“世界葡萄酒發源地”。中輕集團與格魯吉亞葡萄酒的合作源遠流長,2015年“格魯吉亞葡萄酒(中國)推廣中心”在時任格魯吉亞農業部部長奧塔•內達利亞與時任中國農業部副部長屈冬玉(現擔任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總干事)的見證下在食品院正式揭牌成立。2018年,格魯吉亞葡萄酒在中國銷售達到860萬瓶,是2010年的30多倍,發展迅速。同時,中輕集團食品院也承擔了對外培訓工作,自2008年起,一共培訓了來自格魯吉亞經濟部、農業部、國家葡萄酒局以及酒企代表約150人,為加強雙方文化融合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
阿爾赤·卡嵐第亞感謝中輕集團邀請和接待。他說,目前格魯吉亞出口中國的最大宗商品是葡萄酒,中國是格魯吉亞葡萄酒的第二大出口國。在食品院推廣中心的不懈努力下,格魯吉亞葡萄酒在中國市場實現了持續性增長。2018年《中格自貿協定》簽訂,格魯吉亞葡萄酒享受零關稅,這將成為格魯吉亞葡萄酒在中國市場發展的又一契機。他希望與中輕集團繼續加強交流,并就其他相關領域的合作進行探討。
會見前,阿爾赤·卡嵐第亞參觀了食品院食品發酵部與釀酒部,詳細了解食品院在食品安全檢測、食品研發、國際交流培訓等方面的業務和成績。
雙方合影留念
新聞鏈接:
一、格魯吉亞葡萄酒概況
格魯吉亞坐落在高加索山脈腳下、黑海之濱,有壯美的山川景色和豐富而純凈的水資源,擁有8000年悠久的葡萄酒釀造歷史和深厚的葡萄酒文化,是國際公認的“世界葡萄酒發源地”。 1965年,考古專家在馬爾諾里(Marneuli)鎮(第比利斯以南下卡爾特里地區)附近山谷中的丹格羅利-戈拉(Dangreuli Gora)遺址中發現了大量公元前6000年(8000多年前)的葡萄種子。2006-2007年,對該遺址的重新挖掘中又發現了大量新石器時期的葡萄種子以及大量陶器碎片--為當地遠古葡萄酒釀造歷史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傳承了8000多年的格魯吉亞傳統QVEVRI陶罐釀酒工藝于201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陶罐釀制的葡萄酒,以其獨特的釀制工藝和獨特的口味,在全球葡萄酒市場獨樹一幟,并列入WSET4級和葡萄酒大師考試的盲品酒單。
得益于黑海的暖濕氣流、高山的冷空氣和內陸的干熱空氣,共同形成多變的氣候;以及獨特的地型結構、多變的海拔、不同的土壤條件以及眾多的河流。經 OIV 認證,格魯吉亞是全球葡萄品種最多的國家,有 525 種, 豐富的葡萄品種為釀造各種風味各異的葡萄酒提供了基礎。薩別拉維紅葡萄被國際釀酒大師評價為具有極佳陳釀潛質的優質干紅葡萄酒。格魯吉亞已經在歐洲及全球申請注冊了 18 個國際地理標識保護產區。
格魯吉亞被譽為上帝的后花園,是全球最接近有機的種植的產區之一。格魯吉亞葡萄一公頃平均產量只有 6-10 噸,約為世界平均產量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較低的產量、以及良好的氣候條件,保證了葡萄種植期間最少的人工干預及農藥,從而保證了葡萄品質。格魯吉亞葡萄酒現有生產廠家 270 家, 2018 年總產量 8600 萬瓶。
二、中輕集團與格魯吉亞葡萄酒
中輕集團所屬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食品院)于 1955年由周恩來總理批準成立,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國家級食品行業科研機構,技術力量雄厚,是新中國第一瓶干紅干白的技術締造者。
食品院與格魯吉亞雙邊合作主要通過援外培訓為起始,逐步拓展為葡萄酒貿易與文化交流、經貿合作等方面。2012年2月由格魯吉亞駐華大使馬穆卡先生倡議食品院籌備成立“格魯吉亞葡萄酒(中國)推廣中心”,2015年正式成立。推廣中心成立以來,食品院為格魯吉亞葡萄酒推廣投入了頂級的學術和行業資源。目前,格魯吉亞葡萄酒已經占據中國進口葡萄酒1%的份額,2018年格魯吉亞葡萄酒進口量較2014年增長了27倍。